
雨水之后,萬物萌動,春天已經在路上。馬路上的私家車漸漸多了起來,安靜的園區又響起了機器轟鳴的聲音,寫字樓里有了晚上加班的燈光和敲擊鍵盤聲響春回。三湘大地,生機勃勃!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步恢復產能,搶占廣闊市場……
近日隨著企業陸續復工,“復工率”一時成了衡量各地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情況的風向標。應對“復工潮”,湖南各大園區正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企業復工復產,疫情防控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“兩手抓、兩不誤、兩促進”,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。
連日來,早上8時許,株洲高新區各個復工企業的大門口已是“嚴陣以待”,佩戴口罩、體溫測量、手部消毒、信息登記等工作,是進門必經程序。一些有條件的企業,檢查人員還穿上了工業隔離服,手持體溫槍,噴灑消毒液,不給病毒“可乘之機”。
“打好防疫戰,首先要保障‘彈藥’。”據株洲高新區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截至2月27日,園區175家規模工業企業(剔除3家因退規和停產企業)已有168家工業企業復工,規模企業復工率達96%。園區提前采購、多方調度,目前已分批次向園區企業提供了42萬多只口罩、2000多桶消毒液、300余把體溫槍等防疫物資。其中絕大部分為免費發放,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后的人員安全。
其次是把好企業人員防疫篩查的關口。目前,株洲高新區已對轄區2萬多名企業復工人員進行摸排篩查、登記在冊,并且“持續追蹤、每日更新”,確保“不留死角、不落一戶、不漏一人”。對湖北籍或疫區返回人員進行臨時隔離觀察,或暫緩返崗;對非疫區外地回來的、身體無異狀人員,以自費自愿、政府補貼的形式,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。
指導復工企業“作戰”。企業復工復產前必須落實“七個必須”,復工復產后必須做到“五個嚴禁”。2月12日以來,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225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在接受防疫知識培訓后,作為聯絡員陸續進駐企業,“一對一”指導企業復工復產,幫扶企業做好防疫防控。如,人員進門檢查、消毒是否到位,員工用餐是否分餐,辦公、生產、食堂等區域是否按時消毒,所有員工在生產、辦公區域是否全程佩戴口罩等。一旦有人員出現異常情況,衛健部門需在半個小時內上門檢查。
責編:張彌郁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